他们才是当今青少年应当追的星!
原题:科技成就精彩 创新引领未来
2016年11月25日,国务院就《关于建议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请示》做出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技界从此拥有了属于科技工作者自己的节日。之所以选择每年5月30日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是因为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树立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以此为标志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旨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切实担负起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创新报国,引领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今年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围饶中国老科协“银龄行动、科技为民”主题活动要求。上海老科协组织开展了“协会科技工作者日”活动。5月30日下午2点以线上腾讯会议方式,举办了“科技成就精彩,创新引领未来——讲科技领域英雄的好故事”讲座。张美华老师首先讲述了《屠呦呦和她的专家团队》的故事,屠呦呦教授发明青蒿素的灵感来自于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及服之”。在屠呦呦教授探索实践、不懈努力和默默无闻的专业团队共同努力下,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为此屠呦呦获得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17年1月9日还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20年8月11日,荣获共和国勋章。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中医人屠呦呦“共和国勋章”。
中草药——青蒿
屠呦呦教授研究发明青蒿素
2015年屠呦呦教授成为中国首位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女性。
接着朱文清老师讲述了《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的故事:孙家栋的一生充滿传奇,其作为中国卫星之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担任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作为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 ,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他是风云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和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高级顾问,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科院院士。
孙家栋主持我国第一颗卫星
孙家栋参与我国第一枚导弹
长征二号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遥感返回式卫星
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第一颗探月卫星
1967年,孙家栋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负责人。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孙家栋就是“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者,那年,他41岁。三年前38岁的他,“被选择”到了刚组建的由钱学森担任院长的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这不是他的专业。但那是一个“党叫你干啥,你就干啥”的年代,“国家需要你去搞卫星,你就去,就是这么简单!”
从此开启了他的卫星之路,进而一发不可收拾,包括很多个第一: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第一颗资源探测卫星、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第一颗探月卫星……2009年4月15日,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29颗。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以来的全部过程。他动情地说:“搞了一辈子航天,我已经爱上了航天,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1999年,孙家栋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孙家栋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孙家栋“共和国勋章”。
张美华老师在讲述屠呦呦教授故事时,网络连接设施出现故障,其心急如焚,气喘嘘嘘赶到邻居家,连接好网络设施,使中断15分钟的腾讯会议讲座即时恢复。80岁高龄的朱文清老师为了确保讲好故事,其提前四次进入腾讯会议室试讲,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负责地做好讲故事的前期准备工作,受到了会员们的好评。
上海老科协在全国科技工作日举办“讲科技战线英雄的好故事”,其宗旨是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献身科学的良好氛围和社会风尚。
6月3日,上海老科协电子委主任、老科协科普讲师团讲师柴忠余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元宇宙与我们的生活》线上科普讲座。元宇宙是利用VR设备来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元宇宙是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最高形态,元宇宙也是人的社会、举办人的世界,只不过,它是人的虚拟社会、数字世界。当你坐在家中,可以利用VR线上外卖、运用VR线上逛街,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中国元宇宙第一个城市基地已在杭州启动,在如今5G与大数据、AI等技术场手段支持下,相信用不了多久,一个崭新的元宇宙世界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元宇宙对未来人类数字化生活的改变,以及未来对各行各业的人们所带来新的启发,人与物之间的信息链接,都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呈现。“元宇宙+”让参与者可以体验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生,人们幸福感加一点品质的生活,人类将重新审视自己未来生活的意义。柴忠余老师元宇宙颇具前沿的科普讲座引起了老科协会员极大的兴趣。
上海老科协举办“科技成就精彩,创新引领未来”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日讲故事和讲座活动,就是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彰显老科技工作者崇高品质;通过介绍元宇宙前沿的高科技数字化趋势和内容,动员广大会员面对新时代,立足新时期,为科技创新、宣传科普、科技为民、助推科技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余热,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